基于研究 超越研究
  集团人力资源部编制 主编:周楠  编务指导:袁岳 曾慧超       2007年第2期
    www.horizon-china.com    
首面 | 客户动态 | 在线需求 | 诚邀加盟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公司内网
 










品桑果,游故乡里,悠哉
  ——广州公司/蔡琼

  正是春分时节,我们无法抵住“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赶紧组织踏青活动。
  清晨,拌着明媚的阳光,吹着徐徐的春风,我们坐上开往“宝桑园”的汽车,这是我们的第一站。我们去宝桑园就是采摘“桑果”又名桑椹。长在江南的我,记得儿时一把一把甜甜的桑果,吃得满嘴紫黑还停不了口的快乐。
  一进宝桑园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惊了,葱茏繁茂的桑树丛里串串桑果挂在枝头,每颗都有指头大小,颜色不一。有翠绿色、有桃红色、有粉红色、有紫红色、有紫黑色……很诱人。
  “这是宝桑园,大家赶紧去采摘吧”。
  导游一声令下,大家一会就分散在了高高矮矮的桑树中。仔细尝后,才知道这里桑果有好几种味儿,微酸爽口型的、酸甜可口型的、甜得沁人心脾型的。多次失败后,总结出来,其实摘桑果是要有水平的。青的干涩,红的太酸,黑的一碰就落的又太熟,只有深紫,要用手去摘果上嫩绿的果蒂不落的才是上好的。采摘这种成熟的果实,一定要掐住它的果蒂,否则稍微一用力,便会破碎,那里面的汁液,会让你的手指顿时染上抹红。
  摘一路吃一路,活像私闯蟠桃园的孙悟空。吃完桑果,又吃番茄和草莓,走不动了,吃不下了,找个草坪躺下,看着风筝,听着大家的欢笑声,感觉真是惬意。
  “该吃饭了,零点的朋友们”导游拿着喇叭高喊着。猛一回神,已经是晌午时分了。午饭后,我们坐车来到第二景点“故乡里”。走进故乡里,仿佛时空倒转回到清末时期。
  踏进故乡里的大门,就被尖叫声所吸引。原来是有很多人在微观“竹竿舞”。黄衣美女在竹竿上穿梭着,飞舞着。我们也忍不住跃跃欲试。还是实地部美女最为干脆,放下香包,就投身竹竿舞中。
  热身完后,走在祖辈们生活的农家村落中,品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故乡里,感觉一派古典氛围,分外的雅致清新。故乡里的牌坊、大夫祠、碉楼、大户人家、中户人家、小户人家、天后殿、文奎阁、热带雨林、农具房、博物馆、万花台、故乡菜馆等亦各有特色。还有汇集广绣、烧玻璃、陶瓷、竹编、剪纸和打铁、民俗文艺表演的百艺坊、拓展竞技场、农庄、桑基鱼塘与动物园。一砖一瓦均凝聚着浓厚的岭南文化,印记着祖辈生活的痕迹。
  饱览完一卷卷丰富的岭南水乡史,也结束我们一天的游程。好生活融入好风景,相信明天会更好!


---------------------------------
 

*=*=*=*=*=*=*=*=*=*=*=*=*=*=*=*=*=*=*=*=*=*=*=*=*=*=*=*=*=*=*=*=*=*=*=*=*=*=*=*

 工作感悟
  
——武汉公司/余晶晶
  来零点的时间并不长,年度总结也才写过两次,但在这一年半内却收获颇丰。特别是2006年七次的月度优秀员工、一次年度优秀员工、首届零点嘉年华厨艺二等奖、DV秀一等奖,还有今年三月份的English Angel、四月的问卷培训比赛优胜者……我不是奖项迷信者,但是奖项可以让人变得自信,也因此让我够胆在此做为老员工跟各位同仁分享自己的工作感悟。
  首先是很感谢我的前经理史月红。
  很感谢她的体贴,尤记得3月末的第一批越南游,因为工作需要,武汉只我一个人参加第一批旅行。当我到达北京时,史月红已帮我安排好一切,带给我一连串的感动。首先是美丽的王佑一见面就跟我说:“史月红跟我说好了,让我照顾你,我们可以住一起。”接着见到温柔的程凤荣,她跟我说:“晶晶我们一起,史月红跟我说好了。”再见到豪迈的熊昭霞:“余晶晶,谁是余晶晶,谁是余晶晶,……你跟我走,史月红说了的……”……呵呵,她把我托给了每一个她的好朋友,细致到无以复加,也带给我一路的温暖。让我跟大家融合在一起,每天白天一起去海边游泳、晚上一起去喝ice coffee,没有感受到丝毫的隔阂。零点让我享受到这种同事之情,也让我愿意在这种环境中跟大家一起奋斗。
  也很感谢史月红的高标准。刚进公司时,我只知道我要把工作做好,但我一直都很疑惑,如何才能让别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当初实在是不太了解“好”的定义。去年她来到武汉,首先是对我们进行各种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并将我们的工作步骤细分出来,挂在醒目的地方。看着清晰的表格,我终于了解到原来做“好”就是做“到”,我们只要按照工作步骤,细心完成每一步的工作内容,就是做好了,并能得到很高的项目评定,获得上级的认可。“好评”不再遥不可及。也因此我觉得自己慢慢被潜移默化了,还记得某个神秘顾客顾客项目,我跟同事就问卷开放题的
 
某些描述部分产生分歧,大家在开会时这部分内容又被提到讨论中来,我还记得当同事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史月红对同事说:“这是你的标准低了。”豁然清醒自己也有了标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定的高度。
  其次要感谢我现在的经理邹璇。

  尤记得当我刚来到零点,开始接触项目的时候,她会在每个项目开始前就告诉我合作同事的特点,例如某某是非常重视小细节的,在细节方面不能疏忽;某某是执行过项目的,她会对项目的各个环节都了解;某某是一直是做客户的,她不了解实地的一些特点,要在问题发生前提早向她提出;某某是很理想化的,小的错误会被扩大化……使我开始在对待每一个项目时都如履薄冰,才能小心翼翼对待每一件工作。
  还要感谢她的细致,这方面我向她学了不少。在零点我发现每一个人都很细致,女人细致,男人也很细致。员工细致,领导也很细致。刚开始做的项目,因为细致度不够,天天数配额,交去审核的文件总被打回来。可看看邹璇执行的项目,她对每一个访员的问卷进行细致的审核、再用电脑记录每一份问卷的配额、对后期复核编码人员进行仔细的培训……一系列工作在每个环节都被处理得有条不紊,当时真是汗颜。
  还要感谢我们的秦姐,她是武汉公司的行政兼财务。据说是看到我的简历后,受我眼睛吸引而将我纳入零点。她对我们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就像武汉公司每个员工的大姐,时常弄点水果给大家吃吃,或是提醒我们要站起来动动。还经常给我们发健康邮件,呵呵,目前我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其同话题。
  呵呵,还有其他的同事,朱雅芬、张芳、杨舟、邓艳……卖个关子,等下一次我再给大家介绍我其他的伙伴。

*=*=*=*=*=*=*=*=*=*=*=*=*=*=*=*=*=*=*=*=*=*=*=*=*=*=*=*=*=*=*=*=*=*=*=*=*=*=*=*


 博客日记中的深访小结
  
——上海公司/张理东

  在零点,社会学专业是举足轻重的专业,贡献着独一无二的价值。随着商业项目的增长以及前进策略的壮大、远景投资的发展,经济、管理专业的比重逐渐增加。不管是什么专业,投身零点的第一关就是要学会零点已经驾轻就熟的社会学方法,如问卷调查、焦点团体访谈、深度访谈等等。
  在公司四个月,经历学着做项目、跟着做项目和现在参与做项目三个阶段。目前参与的项目给了我学习深访的充分机会。32个深访,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我和同事二人带着不同的问题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寻访背景各异的陌生人,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从街道里弄居民小区到门面店铺办公大楼。这个过程中,对深度访谈有几点肤浅的个人体会,记在我的MSN博客中,在本报小编的“怂恿”下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灵活利用深访提纲。如果忘记问题,看一眼深访提纲,这就是深访提纲在执行中的作用。可以有两种方法贯彻提纲。第一种,按你的逻辑,按照提纲内容逐条提问。第二种,顺他的逻辑,把问题嵌入其中。第一种方法得到的信息,效率高但设计痕迹明显,可能过滤掉预料之外的重要信息;而第二种方法得到的信息,关联性较强,有充足的背景可参照,可以拓展信息利用的空间。如果深访目的简单明了并且熟知深访者背景,采用第一种方法较好。可是很多时候会发现,对深访者的“无知”程度超出自己的预料,必须按照他的逻辑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如在做一个深访途中,发现受访者所做的业务和我们项目所要设计的业务十分相似,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时按照深访提纲的逻辑会过滤掉重要的信息,只有按照他的逻辑才能得到完整的信息。
  深访技巧就是提问技巧。同事说焦点座谈会的主持人相当于电视节目主持人,那么我认为深访人就像是记者,优秀的记者善于提问,深谙提问技巧。访谈的技巧重点就是提问的技巧。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对敏感问题的提问上,如销售额、利润等。小样本总结,提问注意这几点。第一,
 
一句话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句话。一句话多个问题,受访者往往回答或着重会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多句话,受访者往往不得要领,断章取义。第二,理直气壮且反复提问。如果“低声下气”,会加重受访者的疑云;如果“浅尝则止”,显然不够执着,情况往往这样:第一遍,受访者回答:这个不能说。第二遍,受访者回答:这个不好说。第三遍,则回答:这个可以这样说……。所以死缠烂打是有必要的。第三,多听多看,少记。专注于听,抓住对方的要领,有助于追问和保持下一个提问的连贯性;录音笔录不下受访者的眼神和肢体语言,而这些将有助于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少记,就要求专注于听和看。
  力图和受访者建立信任关系。一段深访短则30分钟,长一点就2个小时。在短时间内和受访者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将影响到访谈的质量。显然,信任度越高的关系越有利于访谈质量。这种信任关系可能在受访者接到邀约电话时就开始了,但见面时的第一印象显然最重要。礼貌、微笑、着装合适、语言得体,甚至友好的气质都可以帮助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举个反面例子。对方是行业专家,高级经济分析师。由于邀约仓促,匆忙赶去,又适逢滂沱大雨,我是在头发滴着雨水、气喘吁吁地情况下敲开他办公室的门的,之后在包里划拉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名片。从后来的谈话中推断他是颇有受访经验的行业人士,因此我这种非专业访问方式颇有微词,这也体现在深访中夹杂着的对我的多方面的批评中。这样的情况下,建立信任关系就受到很大的挑战。
  作深访是个“细节决定成败”的事情,细心体会就会发现,成功地深访就是一步一步细小环节串起来的,多数环节是心有所悟但却难于言表。对于零点调查方法,我只接触到冰山的一小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左右认真求索。

*=*=*=*=*=*=*=*=*=*=*=*=*=*=*=*=*=*=*=*=*=*=*=*=*=*=*=*=*=*=*=*=*=*=*=*=*=*=*=*


 游红螺寺


  4月21日,策略公司一行十余人前往红螺寺郊游。本文作者系策略徐大勇之子徐平凌,今年11岁,小学六年级。
  4月21日周六,天气明朗,有幸和爸爸及爸爸公司的那些叔叔阿姨去北京怀柔红螺寺游玩。
  进了红螺寺大门,顺着弯弯曲曲的御竹林小道来到一座名为“赐福桥”的石拱桥前,桥拱上拴着一个非常大的古钱币,上面刻着“红螺赐福”四个大字,大钱币中央挂着一个小铃铛,据说站在两三米外的坑外围,用小古钱币击中大钱币中央的铃铛,发出悦耳的响声就会带来好运。于是大伙儿争先恐后用钱换古钱币来击小铃铛,还是有人很幸运,时不时就会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铃铛声,我也扔了十多个,但小铃铛就是没有奏乐,只见它在中间晃来晃去,象是在嘲笑我的无能,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过了赐福桥,旁边是一个养了许多金鱼的小水池,水池上面是一个水帘洞,旁边有两个大的红螺,好多游客都在这里停留照相,顺着石级向上,就来到这儿的中心“红螺寺”。
  红螺寺规模很大,分前后三座大殿,旁边是小殿。大殿里供着菩萨,供游人们拜祀,旁边的小殿也有供菩萨的,但更多是一些小商品店。院子中有很多树和花草,景色很美,但在这里来的人大多不是欣赏花草的,有人主要是欣赏雕刻精细的古寺建筑,有人主要是来求神拜福的,整个寺院香烟弥漫,念经声、钟声和欢笑声混为一片。我和李伯昭小朋友也上香了,求菩萨保佑我们好好学习。沿着寺右侧的小石阶,我们就开始上山了。
 
  在石阶的左侧是一个茶园,右侧是生肖园,远远听见一股“哗哗”的水声,原来生肖园有一条“大水帘”直泻而下,顺着这股水往上看,高不见顶,不知道这股水是从哪儿流下来的。再往上走就是最陡的石阶,这石阶简直就是90度的直坡嘛,我们提心吊胆往上爬,爬到一半,我哆哆嗦嗦地回头看,妈呀!这么陡!走过陡峭的石级便是一个小亭子,我们已经是气喘吁吁了,不停地喊累死了,累死了。但我们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上千级的石阶等着我们去征服他们呢!没有办法,只好一鼓作气地往上爬。向四周望望,天蓝蓝,草青青,这样宜人的景色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们爬到第二个亭子的前面,可是招待我们的是那些乱蓬蓬的枯树枝,那些用树枝栏着的人说,这儿就象他们的家,谁都不准进去,无论怎么做思想工作,但都是徒劳的。无奈,只好垂头丧气下到了山脚。没有到达山顶,的确是一件难过的事,但为了消愁我们玩起了扑克。
  时近五点,我们按原路返回,红螺寺便渐渐离我远去了,的确有点恋恋不舍,但玩得很开心,希望有幸再来红螺寺。

*=*=*=*=*=*=*=*=*=*=*=*=*=*=*=*=*=*=*=*=*=*=*=*=*=*=*=*=*=*=*=*=*=*=*=*=*=*


 和零点一起成长


 
  3月、4月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春天的讯息,而且还带来了繁忙的生活节奏,同事们如此,我也如此。新学期的到来使我从寒假时的一周五天到现在的一周一天,而每周我都要适应着两种角色的转换。
  周一自然是一周当中最重要的时光,很高兴在这一天能够来零点进入工作状态,和上班族一起挤地铁、和同事们一起工作一起吃午餐,这些都是我每周的期待,当然最期待的莫过于给我的任务了。
  也许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对此我觉得目前自己做得还不错,因为我的学习和工作都是相互渗透的,零点让我学到了很多,更关键的是零点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而且使我马上能够学以致用,利用学到的技术知识,加上我在学习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一些经济方面的数据,做数据分析,把枯燥的教科书上的理论内容用数据用证明、去检验,加深自己对各个经济模型的理解;同样,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的思维方式在进步,技术在不断提高,我们本学期有统计课,课上讲的一些理论知识,相比其他同学,对于我来说有着更大的启发意义,而这也使我对调查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所以,学习和工作看似矛盾,但是的确是可以相互融汇贯通的。我深信一点,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效率至上,而我认为只有把学习和工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提高两者的效率。尽管我认识到这一点,目前也做得不错,但是不代表我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真谛,随着学期的展开,我的生活节奏势必会更加快捷,这样,学习和工作的对立性会取代统一性而更加凸现出来,我要有忧患意识,所以必须从现在起进一步探索,找到平衡两者关系的处事方法,真正地把两者统一起来。
  其实今天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二十年前的今天我来到了这个大千世界,终于到了奔三的阶段了,我的第二个二十年对于我来说会更加的具有挑战性,我的第一个二十年在复旦和零点结束,而我的第二个二十年又从复旦和零点起步,我相信我会一如既往地去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每周一我还是很期待和上班族们一起挤地铁、期待和同事们一起吃午餐、最期待这天我能为零点做什么……
  期待ing……

  和零点一起成长,是我的目标——先广度,后深度。

  和零点一起成长,是我的财富——学以致用,受益终生。

  和零点一起成长,是我的责任——因为有你,有我,有这样一批让我感动的零点人。

  时光荏苒,来零点已经三个多月了,首先向零点所有的同事们表示感谢,你们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审卷编码、五场座谈会筹备、两场基培、五个项目的分报告撰写、一次上街拦访、数据录入、建库查库、访员联欢活动筹备……
  面试时我曾说过我来零点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这个目的我已经初步达到了,先做到了学习的广度,各个部门都有幸转了一圈,各项工作都有机会尝试了一下,那接下来便是学习的深度了;二是来感受零点文化,零点的文化我也在不经意间在一些细节中渐渐有了感悟,严谨而不失活泼,或许这是我的看法吧,严谨更多的是在工作上给我的印象,就像零点的含义——不正不负、不偏不倚所说的那样,市场调查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也就需要无论是我们的访员、督导、QC,还是技术人员、项目经理,都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因此我看到的是访员们不怕困难,一次又一次客观地完成问卷;督导们不怕麻烦对一些没有回答到位的问题继续追根溯源;QC们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拨通被访者的电话;技术人员对于库文件的不断更新;项目经理对于数据的深入探究,我想零点的每个人都是在严谨的工作,每周一的晨会使我对于这一点体会得更加深刻,而这也许就是零点取得好业绩的基石吧。严谨的态度也正是我们当今大学生最最需要的一种品质,我被零点的员工们深深感动,我想我会把这种严谨的精神带入到我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而在实习期间我也抽空写了两篇小论文,分别是对于右手原则和kish表的研究,就算是体现一下严谨治学的精神吧,对我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严谨但不代表刻板,更不代表形而上学,零点文化中有其活泼创新的一面。也许我运气比较好吧,来零点的第一天我就有幸吃到了零点员工的生日蛋糕,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葛青的生日,而在零点寒假实习的最后一天又吃到了生日蛋糕,是金丽和杨红的,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是在那个时刻,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一同挤到会议室“抢”蛋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过生日的同事表达祝福,还有周林古主持的吹蜡烛节目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除了每个月的这个保留节目,平时每当一位同事从外地出差回来总会带回点当地的特产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点点滴滴使我真正感到零点的确是一个大家庭,所有人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为自己能来到这样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而感到自豪!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7层   邮政编码:100027

本主页由零点网络中心维护 公司总机:010-844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