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据悉,2012年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31.7万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622个;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644件,涉案金额29.1亿元。2015年前11个月,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4.6万件,案值6.5亿元,双打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工商总局成立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商标局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督促抓好任务落实。各地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实现双打工作常态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相继颁布施行了一系列配套规章,积极推动落实总局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工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保障衔接机制顺利运行,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总局制定出台了《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关于依法公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意见(试行)》,积极督促指导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提升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015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和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国家工商总局召开了工商系统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制定下发了《2015年全国工商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和《2015年下一阶段工商系统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要点》,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总局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来源:中国工商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