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已于26日正式出炉

2007-12-27
  12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07年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的名牌战略推进机制日趋完善,名牌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体现。在2006年全国工业增加值9.035万亿元中,中国名牌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5.81%,拉动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4.39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2007年,我国名牌战略工作全方位推进。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各地政府制定名牌扶持政策,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品牌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创建名牌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2007年有1382家企业的1468个产品申报中国名牌产品,比2006年的864家企业924个产品分别增加了49.6%和58.9%。

  《报告》指出,7年来共表彰了1957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大大提高了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名牌战略工作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了新型工业化进程。2007年新增先进制造业产品38种,占目录的30.40%,涉及成套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大型船舶装备等重大领域。

  名牌战略工作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了产业竞争力。2006年,11640家省以上名牌企业投入研发资金219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2.49%,拥有专利117832项,平均每家省以上名牌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74项。

  名牌战略工作推动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现有的346类中国名牌产品中,鼓励外向型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有173类,占50%,其中144类产品的行业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一。

  名牌战略工作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现有中国名牌产品中消费类产品1222个,占总数的62.44%。2007年又新增31种,占目录的24.80%,涵盖食品、轻工、服装、医疗器械等领域。

  名牌战略工作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名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现有中国名牌产品中涉农类产品有634个,占总数的32.4%,涉及农用机械、化肥农药、种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2007年又新增20种。

  名牌战略工作宣传了一批节能环保名牌,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07年共评选了22种节能环保名牌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787家企业中,449家企业都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占57%。

  名牌战略工作使得中国名牌集群带动作用凸显,有效促进了区域竞争力提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名牌集群效应明显,不仅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带动了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提升,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报告》还指出,在名牌战略工作的推动下,我国一大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世界名牌称号的优秀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与国外大公司、大品牌同台竞技的同时,增强了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

  《报告》最后客观评述了我国名牌战略发展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关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