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创业的第一资源,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揽人才,像亲商一样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真正以识才之眼光、惜才之爱心、聚才之本领、容才之雅量、用才之良策,构建起选人用人的竞争机制,实行富有吸引力的分配、激励政策,让创新创业有成的科技人才有荣誉、有地位、有实惠。”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在3月21日召开的全市推进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上深情寄语。
会议确定了今年苏州市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全社会研发投入要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8%,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60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00亿元,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100个以上,新增国家级的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以上,专利申请量超过3万件。
数据显示,两年来,苏州市政府已设立2.5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了14.6亿元;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张家港市、昆山市财政科技投入均超过1亿元。2007年全市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两年来全市共有1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到2007年底,全市分别拥有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3家和1430家;去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246亿元。到2007年底,全市已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27家,在孵化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我市企业已与全国1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近300个产学研联合体,共实施1500多个合作项目。目前,中科院近100家研究所中的十分之一在苏建立了研发机构或产学研联合体。全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超过300家,服务内容涉及生产力促进、专利代理、技术贸易、融资担保、创新孵化等领域。
王荣在讲话中首先对自2006年“苏州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受表彰的自主创新科技人才表示祝贺与感谢。王荣指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尽心尽责地为科技企业服务,满腔热忱地为科技人才排忧解难。要优化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对那些态度消极甚至人为设障的地方和部门,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考核,以创新成果的多少、企业发展的成效、人才聚集的程度论政绩、排位次、定奖惩。
王荣强调,要坚持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找准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突破口和链接点,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建设现代农业、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另外,要推进科技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相互融合,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引导外资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集中,重点引进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研发环节,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探索在科技计划中支持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合作研究,带动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技术辐射,通过科技项目组织产业配套活动,在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建立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技术委托开发等渠道,努力突破外资企业自我封闭体系,带动本土企业的技术提升。
阎立就今年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他强调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以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为抓手,夯实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二是要以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为抓手,形成科技创新创业的新高潮。三是要以争创国家级创新载体为抓手,发挥各类创新载体的支撑作用。四是要以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为抓手,强化对创新创业的配套服务和金融支持。五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抓手,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六是以提升专利质量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水平。
在会议上,苏州市委、市政府对阮长耿等7位首届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竺玄等3位科技合作贡献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对阎超等16位首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进行了授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