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企业全球化战略升级——欧洲知识产权布局与纠纷应对专题沙龙成功举办

2025-03-1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欧洲市场凭借其成熟的法律体系、创新生态及消费潜力,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欧洲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复杂性与严格性,对企业海外布局构成显著挑战。为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管理能力,作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承办单位,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联合重庆宝地实业有限公司,于 3 月 13 日举办“欧洲知识产权布局及纠纷应对”专题沙龙。

  本次沙龙邀请到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二级调研员叶春梅女士、重庆宝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宇先生,以及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伍成均女士、王诗维女士。活动特别邀请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潘炜律师,以及德国顶尖知识产权律所Eisenführ Speiser的合伙人Max von Vopelius律师和杨呈博士,围绕欧洲知识产权实务展开深度分享。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二级调研员叶春梅女士致辞

 

  本次沙龙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专业分享:

  (一)欧洲展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

  Max von Vopelius律师系统梳理了企业参展欧洲展会的合规要点,重点解析了欧盟《外观设计条例》《商标指令》在展会场景下的适用规则。他强调,企业应建立“参展前侵权检索-展中证据保全-展后争议解决”的全流程风控体系,并通过申请临时禁令、参与快速仲裁等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维护权益。

  此外,Max von Vopelius律师特别指出,企业在参展前需完成三项关键准备工作:一是全面梳理自身知识产权权属文件,包括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等;二是通过FTO检索排除侵权风险,建议至少提前 6-12个月启动;三是制定保密协议,防止技术泄露。针对德国展会,他还建议企业可通过提交“保护函”(Schutzschrift)降低临时禁令风险,该文件需在展会前提交至德国法院或UPC,包含不侵权及专利无效的论证。

  (二)欧洲专利布局策略优化

  Max von Vopelius律师与杨呈博士从专利申请路径选择、地域布局策略及权利要求设计三个维度,提出“技术方案分层保护+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的专利布局模型。建议企业优先通过欧洲专利局(EPO)途径申请专利,利用其统一审查机制覆盖38个成员国,并结合PCT国际申请实现关键市场的阶段性保护。在具体实施层面,详细对比了欧洲专利、德国国家专利及实用新型的差异。特别推荐德国实用新型(Gebrauchsmuster)作为补充保护手段,其申请费用仅为发明专利的1/5,授权周期缩短至1-2个月,且可通过分案申请(Split-off)保留原专利申请日。

  (三)SEP 纠纷应对方案

  Max von Vopelius律师、杨呈博士与潘炜律师结合多件欧洲SEP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标准必要专利(SEP)全球诉讼趋势。提出“专利组合评估-许可谈判策略-诉讼风险管控”的三维应对框架,建议企业建立SEP合规审查制度,积极参与标准必要专利池建设,并通过 FRAND原则抗辩、管辖权异议等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针对当前热点问题,重点解读了德国联邦法院(BGH)在Sisvel诉海尔案中的判决要点,强调企业需全程保持“愿意许可”的姿态,并建议采用“安全港”策略(如参照SEP权利人报价缴纳保证金)以规避临时禁令风险。

Max von Vopelius 律师与杨呈博士专业分享

 

  在互动环节,与会企业代表就“展会禁令应对”“SEP谈判”等实务问题与专家团队展开深入研讨。

Max von Vopelius律师、杨呈博士与潘炜律师与企业代表交流

 

  本次沙龙的成功举办,帮助重庆企业在知识产权国际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未来,集佳将持续深化与欧洲顶尖律所的战略合作,涵盖专利布局、侵权预警、纠纷应对等全链条服务,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关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