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朱艳敏
近几十年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立法政策不断出台更新,各行业企业随着市场发展或与各大巨头的知识产权纠缠层次不断加深,能够看到各个维度 对知识产权认知的深入,同时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的场景也就更加复杂深入,不仅仅停留在确权维护阶段,也不仅仅是诉讼案件的产生,作为知识产权各权利人很有必要全面了解企业运营中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的风险场景,做有准备并遇到问题有应对的真正运用好知识产权的企业。
通过知识产权客体商标、专利、版权在企业中的应用保护,应用场景风险也就能概括出几个方面:1.展会场景风险;2.诉讼场景风险;3.贸易调查场景风险;4.海关进出口场景风险。笔者将分别从四个场景风险对企业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概括。
一、展会场景风险
展会是各行各业展示最新产品、技术,以及进行业务洽谈和市场拓展的重要平台。展会涉及知识产权不会少,展台布置设计的版权问题、商标的规范应用问题、展出产品的技术内容专利情况,因此展会凸显的知识产权风险是即时的,从参展企业的角度来讲,其参展产品或其他材料一旦被举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将面临被扣押、查封、颁发临时禁令或追诉等后果,企业将无法正常进行产品展示、商贸洽谈等活动。如果该企业被追诉并被判定为侵权,就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形象,还将可能无缘展览地国家市场。
大家应该记得至今留名的巴黎门事件:2006年10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医药原料展览会上,赛诺菲指控中国三家医药及化工贸易企业专利侵权,法国内政部有关部门对三家企业的六名参展代表进行了扣押,并展开司法调查,这直接导致当天参展的中国企业全部“弃柜”回国,在欧洲民众心目中造成中国参展企业都有知识产权侵权嫌疑的恶劣影响,在法国及欧洲引起了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巴黎门” 以及 2007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国际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上,开展仅数小时,12家中国参展商因涉嫌侵犯意大利SISVEL公司的MP3专利而遭德国海关查抄,所涉产品包括MP3、DVD播放器、汽车导航仪等多种支持MP3播放功能的电子产品。2008年3月的CeBIT上,德国海关又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查抄,仅3月6日一天就有24家来自中国内地、3家来自中国香港、12家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展台被查抄,占当日被查抄企业的八成。当然06、08年案件频发与正是当时明星产品mp3、 DVD、导航仪几乎被中国制造加工垄断的市场行为有关,专利也就成为竞争对手挟制我们的手段,而只是他们借助的场景在展会。
当然也不是所有企业均打没有准备的展会,比如 2008年4月5日下午3点,瑞士巴塞尔钟表展海鸥手表展柜前突然出现3位巴塞尔钟表展组委会官员,世界第一大奢侈品企业瑞士历峰集团旗下独立制表人格勒拜尔•福尔斯投诉海鸥展出的双陀飞轮机械表侵犯其专利权,要求海鸥公司立即交出双陀飞轮机械表展品并由组委会带走检查。 海鸥手表双陀飞轮手表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展团备好了证明自身持有专利和技术自主的证明文件,并迅速由中方翻译、技术骨干和当地律师组成应诉团队与组委会进行沟通。仅4个小时后,鉴定结果出来了,证实巴塞尔钟表展览会展出的海鸥手表没有违反(瑞士联邦)专利法。当然,商标权风险的案件和著作权图片版权外观一样占展会较多现场投诉的比例。如果我们在展品、展台、宣传材料中使用了未经权利人许可的商标、许可超期的商标、在中国注册而未在展览地国家注册的商标、在中国属于通用名称而在展览地国家受法律保护的商标(如“MTV”)等,便可能引发商标侵权纠纷。
近几年疫情等原因大规模的展会热潮有所下降,但不代表该场景不再存在,类似公开展出企业知识产权的场景是雷同的,大大小小的论坛、会议等等,企业在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格外注意如下几方面:
1.展会主题和内容:展会主题和内容是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在展会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例如,在策划展会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与他人商标、专利或版权相似的元素。
2.展品和展板:展品和展板是展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品和展板的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于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展品和展板,应确保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授权。
3.展台设计:展台设计是展会中重要的展示手段。在展台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元素。如果必须使用,应确保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授权。
4.宣传资料:宣传资料是展会中的重要宣传工具。在制作宣传资料时,应注意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于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宣传资料,应确保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授权。
5.合作与转让:在展会活动中,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合作和转让。在合作和转让过程中,双方应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方式,以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
6.知识产权审查:在展会活动中,主办方和参展方应加强知识产权审查。对于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展品、展板、展台和宣传资料等,应及时予以整改或撤除。
7.法律法规:在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权法》等。对于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理。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是展会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企业需严格把关知识产权在以上场景的使用形式,权利稳定形式合规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风险化为最低,才不枉费企业展会效果的最大化。
二、诉讼场景风险
侵权诉讼,是当前企业无论出海与否都可能面临的应对场景。一旦被认定侵权了,有停产、停售和巨额赔偿的后果,因此了解目前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发展趋势很有必要。目前随着各企业的知产意识增强,要求保护力度的加大,知产诉讼案件类型呈现几个特点:一是案件数量增加;二是案件形式越来越多样。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著作权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复合案由纠纷、各类不正当竞争纠纷、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网络域名权属纠纷、确认不侵权纠纷等;三是法律关系复杂。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复合案由较多,权利人在提起著作权或商标权之诉的同时往往还主张被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或同时主张被诉行为构成多种不同类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四是维权方式多元化。权利人除以自身名义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外,还大量通过授权关联公司、代理公司维权。同时,亦注重通过海关备案、行政查处、刑事报案等手段寻求对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五是保护力度不断提升。按照法定赔偿上限顶格判赔、惩罚性赔偿案例层出不穷。
企业在遇到类似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件时,应从容应对。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监控机制,定期检索和监控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以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侵权嫌疑,应立即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取证。包括购买涉嫌侵权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专业的比对分析,以及固定网络证据等。咨询知识产权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意见。律师将帮助评估案件的胜算、可能的费用以及诉讼所需的时间。根据律师的建议,制定详细的诉讼策略。包括选择诉讼的法院、诉讼请求、证据的整理和提交等。在律师的协助下,收集和整理诉讼所需的证据。这包括侵权产品和原产品的比对报告、购买侵权的证据、损失的计算等。在准备好所有材料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安排开庭时间。法院将向被告发送传票,通知他们接受起诉。被告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根据法院安排的开庭时间,双方在庭上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法院在审理结束后,将作出判决。若判决有利于原告,则需关注判决的执行情况,确保赔偿金且案件结束后,企业应继续监控市场,防止侵权行为再次发生,并适时采取法律行动。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与律师的紧密合作非常关键。同时,企业也应积极与知识产权监管部门沟通,了解政策动态,获取支持。
目前各大法院均有不同的代表类型案件公开,各企业按照自身情况多了解类似案例判决,比如OPPO与日本夏普的专利诉讼战称之为专利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中国企业面对海外巨头的专利攻击做到有备而战做了很好的示范,做好扎实的基础权利布局工作,遇到诉讼案件沉着应对见招拆招,应该会让知识产权权利所有者更有信心面对类似的风险场景。
三、贸易调查场景风险
知识产权贸易调查通常是指各国贸易管理部门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的准司法调查,旨在解决与贸易活动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以美国的“337调查”为例,这是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进行的调查,该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准司法联邦机构,具有对与贸易有关事务的广泛调查权。这种调查通常针对专利、商标侵权行为。在“337调查”中,调查对象包括涉案产品的制造商(无论是否为直接对美国出口产品)、将涉案产品进口至美国的进口商、以及在美国销售已进口涉案产品的销售商或零售商。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有限排除令(禁止列名被告企业的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普遍排除令(不分来源地禁止所有同类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禁止令(禁止侵权企业从事与侵权行为有关的行为)、扣押和没收令(美国海关可以扣押并没收所有试图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侵权产品)。
此外,还有一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调查,即知识产权尽职调查(IPDD)。它主要涉及技术、法律及商业面的调查、鉴价与风险评估,是在投资、并购、许可、技术转移等重大经营活动中,对特定知识产权标的进行的调查程序。其目的是为确保双方协商或谈判基础的正确性,并涵盖企业经营管理与实际运作的各个层面。IPDD的目的是评估专利价值、规避风险、减少损失,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发现知识产权潜在风险点,评估这些风险点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帮助交易双方有效地化解知识产权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它指的是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形成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在处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时,需要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根源、作用机理和贸易效应,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趋势和产生的主要问题。知识产权贸易调查是各国贸易管理部门在知识产权领域采取的一种监管措施,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贸易,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海关场景风险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实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海关通过对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备案,对过境的嫌疑货物进行强制扣押,启动保护机制,是企业可借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之一。
海关备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专业性、及时性、主动介入性,并且商标、专利、版权均可备案保护比较全面,且能国际间进行通力合作,打击精准有效,自从1995 年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国海关备案的数据到查货协助知识产权保护应用案件都在上升,比如2022年我国海关总署备案21356件,共查获6.1万批侵权货物,涉及产品7793.9万件,侵犯商标权货物700万余件,约占侵权嫌疑货物总量的97.2%。不难发现 越来越多进出口权利人注意到了海关启动主动保护机制给自己带来的利处,该维度的介入避免了一部分进出口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
各企业应该知悉海关备案的协助力度和这种场景可能突发的风险,比如对合理被许可产品扣押的及时配合放行,对疑似侵权案件的及时准确回应,都会减少风险缩短贸易中转的周期。
综上四点为目前企业应全面了解的知识产权场景风险,将各种场景风险点做到全面的了解,才能有能力掌控并在遇到问题时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样的知识产权才能成为企业手中既披荆斩棘又能护我本体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