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促进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不久前集中通过了一批知识产权专题指导性案例,并向社会公布。
据悉,经最高人民法院第261次民事行政专业审判委员会和第287次刑事专业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本次公布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第16批指导性案例,全部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案例,包括9个民事案例和1个刑事案例。
据悉,民事指导性案例主要涉及著作权侵权纠纷、商标权侵权纠纷、专利权侵权纠纷、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纠纷、反垄断领域中的捆绑交易纠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等;刑事指导性案例涉及假冒商标犯罪。这批案例专业性强、类型多、领域新。除了传统知识产权领域的几大案件类型之外,还涉及互联网领域中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有些指导性案例以前通过其他案例形式发布过,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良好。这次严格按照指导性案例规范格式编选发布,进一步归纳了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普遍的疑难复杂法律适用问题,有助于明确裁判规则,统一司法尺度。
据悉,这些案例从整体上体现出三大特点:首先是专业领域覆盖范围较广,十件知识产权指导性案例广泛涉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反垄断等知识产权民事审判领域以及假冒注册商标罪等知识产权刑事审判领域,基本涵盖了知识产权民事及刑事审判工作的核心区域;其次是指导案例的案件来源丰富,十件知识产权指导性案例,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自身在近年来审理的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较强规则指引作用的典型案件,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案例评选制度遴选出来的由地方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批典型案例;第三是指导案例所涉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规则指引作用。
据了解,集中发布这批知识产权专题指导性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通过知识产权审判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是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指导性案例发布工作以来,首次以专题形式针对某一专门审判领域集中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有益尝试;是最高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集中加强审判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不断改革完善案例指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案例指导类案同判作用的新探索。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充分依托案例指导工作机制,并结合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自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进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开始,经过将近20年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以指导性案例、年度十大案件、50件典型案例、案件年度报告为主体的、卓有成效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体系。(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