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假托商标之名 中国公司频失COM域名

2006-09-07
  近日获悉,经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裁决,在“hardyjewlry.com”域名的争夺中,中国公司再度败给美国公司,中国公司合法注册的COM域名被判转移。而就在此前不久,国人注册的“cmz.com”、“comdell.com”、“rc3m.com”等域名先后被国外公司掳走,一时间引起人们对COM域名安全使用、公正裁决问题的强烈关注。

  据悉,对中国企业进行域名掠夺的是一家名为“John hardy”的国外珠宝制造商,其以自己持有“John hardy”商标为由,称合法注册争议域名“hardyjewlry.com”的中国企业有恶意企图,从而要求拥有这个域名。 事实上,“hardy”一词在英文里有坚强、大胆、勇敢之意,只是一个普通单词,与意为珠宝的“jewlry”一词搭配注册,实属正常含义的范畴。然而,尽管裁决com域名争议的仲裁人员自己也表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正式文件可以证明这家美国珠宝企业拥有“John hardy”的商标,但仲裁小组最终仍然裁定该公司拥有与“John hardy”相关的商标权,理由之一居然是美国的媒体常以此来称呼该公司。

  据了解,被投诉的中国企业并未应诉,最终也失去了自己合法注册并拥有的hardyjewlry.com域名,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在面对com域名仲裁时,首先遇到的是语言的障碍。此外对国外相关仲裁法规不了解,以及国外仲裁时面临的高额费用都是中国企业遭遇com掠夺时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另一方面,由于要对抗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注册商标对com域名的掠夺,com域名的风险由此凸现。美国出身的“John hardy”在中国知之者甚少,而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却仅仅凭借着一面之词,在没有提供充足证据的情况下,便将hardyjewlry.com轻易夺走,中国注册者在此般域名风险中只能徒叹奈何。而前不久备受关注的cmz.com一案也同样被一不知名的国外商标掳走。在此种威胁之下,大量的中国企业网站时刻面临着斩首之灾,极有可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出现一个持有注册商标来争夺域名的“海外知名企业”,再次上演我国企业com域名被合法掠夺的一幕。

  法律人士提醒企业,因为要面对来自全球的诉讼风险,甚至是来自国人根本不可能知晓的商标威胁,企业在注册域名建立网站之前,一定要预先评估自己是否具有抵御COM域名风险的能力。据记者了解,在com域名风险浮出水面之际,万网、新网等域名注册商已经准备采取应对措施,着手考虑减少向企业建站推荐com域名,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相关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