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发布推特表示:“过去十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总体评分显著提高。中国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确保世界各地的企业获得公平、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近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同样显示了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认可:2021年,国外申请人在华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和商标注册同比分别增长23%和5%,充分说明其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认可。2021年,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得分相对于“十三五”初期分别提升4.52分和2.36分。
立法科学精准 执法及时有力
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0.61分,创历史新高,相较于调查启动之初的2012年提高了16.92分,连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整体步入良好阶段。在今年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表示,这些变化充分展示了中国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
2021年调查结果显示,在满意度评价体系的五个一级指标中,全社会对法律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得分达到83.26分。张志成介绍,这十年,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框架下,中国在法律政策制修订方面进一步彰显知识产权严保护,各类法律法规密集落地,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为权利人、创新者护航。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制修订的一系列部门规章,正是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注、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的例子。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副司长何越峰介绍,在专利商标审查审理标准方面,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和《商标审查审理指南》中,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的适用要件作出规定,对上述行为进行有效处理;继2017年修改后、现在正在修改的《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作为确认和处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将完善审查处理程序并使其更加公开透明,更有效应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
立法有方向,执法有力量。十年来,中国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王松林在发布会上介绍,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商品是中国知识产权执法的关注重点,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典型案件定期曝光。数据显示,全社会对中国执法保护的满意度得分从调查初期的58.45分大幅提高到了2021年的80.95分,近九成的受访群体认为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效果进一步提升。
集中核心力量 畅通“毛细血管”
十年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在中国26个省(区、市)建设6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省、市优势产业,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今年上半年,上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6.4万件,有效满足了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服务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持续提升。
十年来,中国31个省(区、市)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分全面大幅提升,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先后跨越了70分和80分两个大台阶。在张志成看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的工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取得的成绩获得了全社会更多认可,不仅“量”的提升清晰可见,也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质”的转变。(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