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新办就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在被问及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时,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贺荣表示,最高法将于近期公布一批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出台反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促进大中小企业公平发展,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贺荣表示,这个问题社会上和媒体都非常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全面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前面已经介绍到,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29.2万件,其中专利16万件,著作权146.4万件,商标48.6万件,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4万件,2020年比十年前增长了86.1%。
针对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比如说举证比较难、周期比较长、成本比较高,赔偿也相对低等等这些普遍性的难题。人民法院完善证据规则,支持证据保全,切实减轻举证负担。推进繁简分流,探索完善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机制,推动建立国家层面上诉审理机制,技术类案件二审平均审理周期由过去超过一年大幅缩短至目前的120天左右。支持维权合理费用,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显著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在一起技术秘密侵权案中,判赔金额达到1.59亿元,依法保护重要产业核心技术,有效震慑不法行为,让侵权违法者无利可图。
营造鼓励创新良好法治环境。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见,依法审理共享单车“扫码开锁”专利纠纷,以及一批标准必要专利案件。加强种业种源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司法解释,严格保护国家种质资源,审理玉米“隆平206”等品种权案,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突出问题。审结各类涉植物新品种案1871件。加强对公平竞争的保护,依法审理电商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网络虚假刷量”等典型案件。审结不正当竞争纠纷2.5万件、垄断纠纷879件。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审结侵犯商业秘密纠纷3588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加强著作权保护,制定网络侵权司法解释,既依法判处侵犯《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被告人刑罚、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也严惩虚构版权谋利等“碰瓷”行为,维护法治秩序,推进文化繁荣。加强商标权保护,依法审理海棠湾等商标侵权案件。坚决制止和惩治恶意抢注、囤积、傍名牌、仿冒等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来源:综合中国网)